赤峰克旗天气预报(2018年在赤峰玉米补贴什么时间到位)

1. 赤峰克旗天气预报,2018年在赤峰玉米补贴什么时间到位?

有关于玉米补贴这件事情,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补贴的,只有东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才会有玉米生产者补贴,玉米生产者的补贴今年也会有,因为三年保持不变这次是16-18年,而也有的农民反应,每年有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玉米面积统计了,为什么今天迟迟不见动静。今年的玉米补贴还没有下达相关的文件。

因此我们只能预测

因为这几年来说,大豆的进口产量一直在增加,仅仅去年就进口了9552万吨,因此想要扩增大豆的种植面积,而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因此今年的玉米补贴估计要减少预计在100元/亩。

发放时间

一般无论是玉米还是水稻,基本是都是在七月初之前,进行面积核实与统计,但是今年迟迟不见动静,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而往年补贴发放时间统一都是在10月一日之前,今年是怎么了?

注意问题

玉米生产者补贴严格说是补贴给种植玉米的农户,而不是出租土地者,因此承包合同要注意,如果以前有相关的有关补贴违纪行为也是不补贴的。

今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水稻补贴是真的下来了,相关的会议已经确定了水稻的补贴,每亩250元,单季种植面积大于100亩的水稻主产地区是有这个补贴。

赤峰克旗天气预报(2018年在赤峰玉米补贴什么时间到位)

2. 对于一些爱好旅游的朋友?

川西!

强烈安利川西!

川西是暑假最适合去避暑的地方了!这里阳光明媚,但是气温舒适,这里蓝天白云、雪山花海,避暑的不二去处!

雪山篇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距离成都不远,四姑娘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由四座绵延不断的山峰组成,从幺姑娘山(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到大姑娘山,其中幺姑娘山海拔6250米,为四川省第二高峰。四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因幺妹身材最为苗条,素有蜀山之后、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与"蜀山之王"贡嘎山遥遥相望。

其中四姑娘山延伸的景点: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毕棚沟

贡嘎神山

四川,是中国除了西藏新疆以外,“身高”最高的省区:贡嘎山海拔7556米。西藏比贡嘎要高的山峰,多太多。但,问题是,西藏的每一座7000米级山峰,都在不远处被其他的8000米、7000米山峰簇拥成群。再高的山峰处在高峰群中,都不会显得突出了。

于是,贡嘎可能要比青藏高原上任何一座山峰都更显“王者之气”。它是地球上最靠东的7000米级山峰。方圆1000公里之内,都找不到任何一座其他的7000米级山峰。它那么孤零零地,在一系列6000米、5000米的雪山之中:鹤立鸡群。

雅拉雪山

雅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系藏区著名神山。该山地跨道孚、康定、丹巴三县,其西北面与塔公草原相连,形成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观。雅拉雪山主峰海拔5820米,终年积雪覆盖,盛夏时日,在如花似锦的塔公草原上观瞻雅拉雪峰,有如临仙界之感。

稻城三神山

稻城神峰的美不在于它的苍劲雄奇如珠穆朗玛峰也不在于它的艰险诡秘如梅里雪峰而在于它独特的个性--浓郁的神秘色彩。每当雨雾朦胧雪山神姿若隐若现宛若天仙而丽日晴天则碧空如洗舒倦的云彩伸手可摘。仙乃日似大佛慈善安详温馨平和央迈勇如少女端庄娴静冰清玉洁夏诺多吉像少年英俊刚烈神采奕奕。三尊圣灵在天空与大地间在神界和人界共守一方净土。

是不是看见就觉得凉意爽身!!!

草原篇

若尔盖大草原

这里天高气爽,能见度很高。天地之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芳香幽幽,一望无涯。草地中星落棋布地点缀着无数小湖泊,湖水碧蓝,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连起来,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若尔盖著名景点:花湖

红原

红原,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原,袅袅娜娜的白河贯穿红原全境,牧歌、帐篷、牛羊星罗棋布,美不胜收的人间天堂。夕阳下的月亮湾,金光点点,蜿蜒曲折的白河千转百回,袅袅娜娜,酷似一弯新月嵌在绿草鲜花丛中。牛羊悠闲自得地散落其中,虫、鸟的鸣叫会把你带到遥远的天际。

塔公草原

鲜花烂漫的时节,是塔公草原最美的样子。一片碧绿,万花盛开。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看成群的牦牛悠闲的吃草。或者,慢慢的闭上双眼,鄙弃一切世间的纷扰,仿佛与世无争。

夏天最适合去草原了!!!

3. 7天时间怎么安排比较合理?

刚从草原回来又去观摩了下ChinaJoy,回来正好可以回答一下吧,希望题主还没去草原呢。

首先呢,题主没说从哪里出发,看说经草原天路去,那就算是从北京出发吧。当然了,我就是从北京出发的哦。

从北京出发的话,需要注意两点,首先一定要早出发,千万不能晚,一旦晚的话,就只能按你路线反着走了,因为不管是G6还是G7都堵车,就走不动了。

第二,出京的话,一定要随时看实时路况,不成就换路。不过由于G7需要在十三陵附近下来走一段京银路,所以真心不建议走,山里一段路很窄,经常有大车翻车,只要翻车,直接堵死不能前进了就,所以虽然G6也堵车吧。但是只要没有事故,还是建议走G6的,相对好一些。

另外看到有朋友说衣服的问题,我倒是觉得不用带太厚的,不至于。虽然比北京凉快,但是也没凉快太多。我们晚上在街上吃夜宵包括在霍林郭勒吃,还是有不少人穿短袖衣裤的。不过晚上风还是挺大的。所以皮肤衣,长裤(冲锋裤、仔裤)还是应该准备的。带小朋友的话,小朋友的衣服最好多带些,毕竟温度越来越低,现在锡盟晚上温度也能到14、5度左右。我看昨天呼伦贝尔已经下雪了。所以多穿没坏处哦,怕冷的朋友,自己带个冲锋衣或薄夹克也可以的。

那么说说路上必须吧。水,一定要带足,因为路上不一定多远才有卖水的呢。尤其是锡盟和克旗里好多高速上的服务区是处于关闭状态的。所以也就顺道说到加油的问题,一定要保持安全油量,我觉得至少油箱里总有能跑200公里的比较安全。

路线的话呢,草原天路是不少朋友希望一定要打卡的地方。但是暑期呢。我觉得,如果不怕堵车,还是可以去的。厌烦堵车的话完全可以放弃,因为到了锡盟你就知道了,很多路都是草原天路,关键是还免费。

(上图为达里湖到锡林浩特中的某地)

(上图是去年秋天,乌兰布统西门到多伦沿线)

所以七天的时间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别从草原天路上,可以选择大滩坝上一直往北,经御道口-乌兰布统-多伦-锡林浩特……的,从乌兰布统西门到多伦的路非常棒,随意上两张图吧。

这样第一天可以宿乌兰布统景区内,或者宿多伦。这里插一句住宿的问题。真心建议,如果是在景区内住宿,这个时段会比较紧张,提前网上订的话比较好。宿城镇的话,直接进宾馆砍价就好,大多数情况,宾馆价格都比携程和去哪儿便宜好多的。而且可选的余地大。

那么玩儿的路线的话。其实网上很多了,先送张图吧。

这是网上流传比较多的图。其中 达达线和热阿线都是不错的自驾路线,沿途景色不错。 当然如果从多伦出来,到桑根达来,然后别上高速,走辅路到锡林浩特,沿途也很好的。而且沿途很多牧场都可以骑马。

当然从多伦出来往西,到正蓝旗,就是元上都遗址,也可以去看看的。但是提示一下,目前204省道和105省道都在修路,如果在经棚往锡林浩特走的话,只能走303国道,如不去锡林浩特,打算直接走热阿线往北,去乌拉盖的话,就是204省道,全程都在修路,上下只有一条土路,如下雨的话,小车稍微费劲点。

到锡林浩特后,一直往东到西乌珠穆沁,建议可以进程补给一下。这里在导航里显示名为“大乘法胤法轮寺”的地方可以去一下。

其实庙门前显示是栋阔尔庙,该庙以前很大,民国时期,九世班禅被迫出走内地,曾在此处逗留一个多月,讲经弘法。目前该庙不大,不收门票,自愿往功德箱放布施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进殿禁止拍照,所以要尊重一下宗教习惯。

从西乌珠穆沁一直往东,就是乌拉盖,建议直接开过去,宿霍林郭勒,条件还是不错的。我们住的是 源源国际酒店,这是这次上草原最好的酒店,管理很棒,进房间已经摆好了送给房客的牛仔帽和纱巾,还有奶制品和点心水果。早餐绝对是五星级标准,很不错。当时也是多看了眼携程,放出特价,就住了,比火车站附近的那些酒店强太多了。城市里很多饭馆,烧烤啥的。不过烧烤店东北烧烤多。

从霍林郭勒往北一点,就是可汗山。虽然雕像是玻璃钢的吧。但是也很震撼。免费的,不要门票,好像停车也没人管我们要钱。

然后再往北就是乌拉盖湖,去乌拉盖湖路过哈拉盖图农牧场,这里原来也是知青的驻地,现在重新翻盖了,如果不想住霍林郭勒市的话,也可以住在这里,酒店环境还不错,也不太贵。那个拍《狼图腾》的知青小镇,我觉得没有特殊情怀的话,没啥可去的。

乌拉盖湖草里蚊子巨多,就等游客来了,喷雾驱蚊剂不管用,一定要用六神的最基本款的那个玻璃瓶的花露水,实际测试是,有朋友用霍林郭勒酒店送的当地的喷雾驱蚊剂,我用六神,对方被咬了好多包,我一个没被咬。尤其小朋友,一定要穿好长袖衣裤,涂好花露水再进草丛。

乌拉盖湖其实不大,就不上图了,来个哈拉盖图农牧场的吧。

院子挺大的,院子里墙上画了很多样板戏的画,还放了高射炮、老解放汽车、老拖拉机啥的,可以拍照。

我们是回程的时候,从西乌珠穆沁往南走的204省道,一路颠到林西-热水塘-经棚的。不过也验证了,在锡盟,无论高德还是百度,都不如自己的嘴好用。出西乌珠穆沁,要从人工湖往东一点再往南拐,而不能进市区后,听导航的,导航全是错的。

同时,我们去阿斯哈图石林,也是听了导航的,无论哪个导航,都是导错的。

如果去石林的话,看到这个超市旅店,就说明……你走错了。

导航显示的景区门口已经关闭。不过想逃票的话,可以从这里走,一直开到头儿就是山下了,估计能偷着进去。不过,两边的景色很好,虽然走错了,也算是意外发现。

想起来了,另外想去看锡林九曲的话,就别去了哦,没水,没法看,去乌拉九曲还是可以的。

在锡盟,当地的汽水叫大窑,味道类似黑加仑,但是有600毫升很值得一试。

大致就是这些吧,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4. 从南到北的起义大都以失败告终?

朱元璋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纯属反逻辑、不讲理。

甚至,老朱打通长江、搞定南方,也是反逻辑规划、不讲理操作。

所以,这件事偶然性太大,大到成了历史孤例。我们也就无法从中归纳出什么经验性规律。

无论在朱元璋之前,还是在朱元璋之后,统一中国都是从北向南的操作。所以,从北向南可以归纳。

秦何以灭楚、晋何以灭吴、隋何以灭陈、宋何以灭南唐,元又何以灭南宋,你把这些成功案例归纳起来,就能得出经验性规律。

但朱元璋从南向北统一中国,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这时候,还怎么归纳?

归纳不成,那就演绎。

凡成功之主必有成功攻略,朱元璋是成功之主,所以朱元璋有成功攻略。

凡成功攻略必实现了充分条件,朱元璋有成功攻略,所以朱元璋实现了充分条件。

凡充分条件都凑齐了所有必要条件,朱元璋的成功攻略实现了充分条件,所以朱元璋的成功攻略凑齐了全部必要条件。

形式逻辑演绎完毕。

但形式逻辑的应用前提是确定性和可预测,相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而如果不确定和随机呢?稍微了解一些复杂系统和量子力学,便能知道这个如果恰是果然。

但是,没办法。我们只能先闭着眼睛承认确定性、相信因果性,然后再去总结貌似合理却未必合理的规律。否则,就只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朱元璋成功了,肯定是因为他做对了什么事。按充分性推理原则来说,就是说老朱凑齐了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全部必要条件。如果你非说全因为老朱运气好,那就没法分析了。凑齐全部必要条件,是我们展开分析的前提。

按照古人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模型,我们只取地利。至于起义汹汹之天时、大元社死之人和,暂不考虑,或不做主要考虑。真实世界是不可约的复杂。所以,要展开分析,就要进行简化。

那为什么只取地利?

天时、地利、人和,哪一个最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看来人和最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德不在险”,看来还是人和最重要。

但真实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

刘备有五虎上将、占尽人和,但曹操还有五子良将、也算忠诚。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大义昭然,但曹孟德会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那么,团队层面的人和,大家就一定身在曹营心在汉吗?天下层面的人和,百姓就一定箪食壶浆迎刘备而同仇敌忾反曹操吗?

只能说未必。

所以,人和很难成为最重要的那个因素。同理,天时也不能、地利也不能。最重要的那个因素,你永远也找不到。因为人心难测、世界复杂、形势会变。

聚焦在某一段历史来说,天时、地利、人和,只能此一时彼一时地动态跳跃。形势不同则权重不同。然而,这三者中却有一个是最稳定的。

那就是地利。

纵使天时常变、人心难测,但亿万年塑造的山川形胜不会变。“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那不是人文战争史,而是地质气候史。

所以,分析战争成败、王朝更替,一定要考虑地利这个最稳定的必要条件。地利的权重,不仅重要,而且一直重要。

然而,这恰是最吊诡的地方。

就朱元璋的统一过程来说,他一直逆地利操作。把所有的必要条件全都找到才能形成充分性推理。老朱的确找到了所有地利方面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个必要条件全被他给证否了。

从北向南才能统一中国,他却从南向北了;得关中者得天下,他却先得天下而后得关中;山西高地吊打四方,他却以四方之兵逆上山西高地。在朱元璋北伐成功之前,即便有穿越小说,也不敢这么写。

有人说朱元璋的成功是因为定都南京。

南京是整个南方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南京铁律足以成就统一大业。但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南京铁律。定都南京,不仅没有成功先例,反而全是失败先例。

三国时期的孙吴,定都南京,当时叫建业。然后呢?司马晋五纵一横、三个月灭吴。

东晋和南北朝,全都定都南京,当时叫建康。历史不是没给东晋机会,也不是没给南朝时间,但他们哪个统一北方了?最后是:五十一万隋军出击、四千里长江列阵,两个月终结南北分裂。

五代十国的南唐,定都南京,当时叫江宁。中原打成了千里无鸡鸣,南唐却歌舞总升平。这就是机会啊!定都南京的南唐抓住机会了吗?北方根本不给机会。周世宗柴荣三个冲锋,就把刀剑顶在长江边儿上。宋太祖不玩兵法、纯靠实力碾压,一年有余、南唐国灭。

到了南宋,直接不考虑定都南京的问题,南宋定都杭州。你金兵拿下南京又如何?拿下南京,还要再追几百里到杭州。而追到杭州,赵官家还能乘船出海。如果南宋定都南京呢?很可能又是一场靖康耻、臣子恨。

这么看,南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南北较量,定都南京等于躺平等死。而南方争霸,定都南京也是被动挨打。

东晋的主旋律就是权臣跟权臣打、权臣跟皇帝打。这个双头朝廷,一头在荆州、一头就在南京。但是,南京总被荆州打。没办法,人家顺江而下,长江成了荆州的高速公路,然后想什么时候打你就什么时候打你、想怎么打你就怎么打你。

你说的这些情况,都是天时在北、不在南。如果不是北边追着南边打,而是南边追着北边打呢?

桓温北伐,算是从南京出兵。但他第一次北伐的攻击方向是武关。所以,南京根本没有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仅是一个军队集结地。之后,东晋和南朝的历次从南征北,南京一直是这个定位。

历史上最有威慑的北伐,是刘裕北伐。刘裕灭后秦之战,堪称虎口夺肉,当着大老虎北魏的面,硬是吃掉了后秦。但是,刘裕北伐大军的集结地,是彭城,也就是江苏徐州。徐州才是左右南北权重的战略要地。

南宋北伐,纯属行为艺术。但是,南宋已经堪称逆天神操作。因为东面守住了淮河、西面守住了四川,所以南宋不仅扛死女真,而且还扛了蒙古人半个世纪。蒙古人吊打欧亚大陆,也没遇到比南宋更难啃的骨头。然而,南宋从来没有定都南京。

所以,朱元璋是不是定都南京,跟北伐是否成功没一毛钱关系。定都南京不仅不是充分条件,而且不算必要条件。甚至,老朱再彪悍一点儿,直接定都彭城、就定都在北伐最前线,统一效率可能更高。

搞定南方之后,朱元璋筹谋北伐大业。在御前会议上,大明首席先锋常遇春提出了最为彪悍的北伐攻略,即:长驱直入、直捣大都。

就当时来说,常遇春的建议未必不可行。因为元朝基本社死、起义如日中天。所以,啥也不管,直捣黄龙,一个冲锋干死元朝。

但是,朱元璋这种心思缜密的人,决不允许冒险。所以,他乾纲独断了,做出了一个看似成熟、实则逆天的战略规划: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为什么说这个计划看似成熟?

因为流程清晰、环环相扣、稳扎稳打:先山东、再河南,锁潼关、据中原,取大都、闭燕山,逆上山西、西出关陇。一步接着一步、一环套着一环,节奏紧、效率高,流程上没有一丝多余操作。

那为什么说实则逆天?

因为历史上就没有朱元璋这么干的。历史上,从南征北有一个烂方案和三个功败垂成的方案:

北伐中原第一人,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楚国的战略是逐步蚕食淮河、黄河间的小诸侯国,然后问九鼎之轻重。这时候,楚国的操作还算合理。但接下来就是骚操作:在东面跟齐国争、在中间跟三晋打、在西面还跟秦国斗。楚国没有重点地沿黄河横往北推,那怎么可能推得动?所以,这是一个烂方案。

接下来是三国张竑向孙策提出的江东攻略,大体步骤是先据江东、再取赣江、三下荆州。完成这三个步骤,孙氏就同时拥有了江东鱼米、赣江盆地和两湖盆地三个大粮仓。三国争霸,表层是军事较量,底层却是财政较量。简单说就是:谁有粮、谁就有兵;谁有兵、谁就有地盘,而有了地盘便又有了粮,这构成了一个正反馈。整条长江和三个大粮仓,就是孙氏问鼎中原的资本。

但是,江东攻略跟隆中对撞车了,撞车的地点是荆州,即两湖盆地。楚国的烂方案和张竑的江东攻略之后,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简言之就是:荆州枢纽携四川财富,钳取长安、洛阳。一旦拿下关中平原和伊洛平原,那就可以再复制一遍关中铁律,即得关中者得天下。

但是,这两套方案因为撞车了,所以都算功败垂成。

最后是东晋刘裕的北伐攻略。桓温也北伐了,但桓温北伐完全没个章法,一会儿关中、一会儿山东,想打哪就打哪,太任性。所以,成熟的攻略,只剩下刘裕了。刘裕跟朱元璋的操作有点儿类似,大体步骤是:先取山东、再扫中原、强插关中。但是,到此为止。因为忙着回南京篡位,所以刘裕没在关中站稳脚跟。如果站稳了,局面就是:以关中形胜携南方财富,驱逐五胡而举天下。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烂方案和三个功败垂成的方案。

历史为什么总会押着同样的韵脚?因为各方势力必须讲求成本和效率。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案,才可能成功。

那朱元璋的这个方案呢?

首先说“先山东、再河南”。

你这么干,没问题。河南和山东加在一起,也打不过朱元璋。但是,河北就看着你朱元璋打山东吗?河北不会不管山东。同理,山西也不会不管河南。此外,还有关中这个形胜之地。这些地方统统不会坐以待毙地等死。

刘裕之所以能够出击山东,是因为北方分裂。北魏搞不定河北,更遑论中原。后秦早成了惊弓之鸟,不敢出头叫嚣。而朱元璋时期呢?整个北方都是大元帝国的行中书省。

但是,大元帝国就是坐以待毙了。“先山东、再河南”的战略规划,硬是被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猛将完成了。公元1367年底到1368年上半年,明军五个月搞定山东、两个月搞定河南。1368年,五月,朱元璋御驾汴梁,召开战前军事会议,讨论直捣大都的战略方案。

所以,这纯属不讲理。

接着说“取大都、闭燕山”。

搞定河南,基本完成了锁潼关、据中原。所以,第二步应该是“取大都、闭燕山”。朱元璋也知道河北一马平川。所以,稳扎稳打地向北推进,根本不可行。即“北土平旷,利于骑战,不可无备”。

既然如此,老朱索性不稳扎稳打了,就按照常遇春的彪悍攻略猛操作:集中精锐、直捣大都,“宜选偏裨提精兵为先锋,将军督水陆之师继其后”。

这是啥意思?意思是大明的南方精锐要与大元的北方铁骑硬碰硬,而且还要打到他们没脾气,最后直捣元大都。

但是,还不算完。拿下元大都之后,还要立即关闭燕山通道,把草原世界彻底挡在中原以外。

如果这个操作可行,那刘裕为何没有取河北而驱鲜卑?刘裕也是先山东、再河南,甚至也锁死了关中后秦。到这一步,基本与朱元璋大体相似。但接下来,朱元璋是往北打河北,而刘裕则是往西打陕西。

北魏不是大元,所以北魏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坐山观虎斗。刘裕西入关中时,十万北魏铁骑饮马黄河,死死盯着刘裕的楼船大军。但是,刘裕这家伙太生猛,突然祭出了却月阵,以两千步兵干废三万北魏精骑。最后,北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裕吃掉后秦。

刘裕生猛,但刘裕再生猛,也没有不顾后秦、直插黄河打北魏。而朱元璋的“取大都、闭燕山”,纯属搁置了山西和关中,然后低着脑袋猛撞元大都。

而结果竟是明军六月初集结部队,八月初便撞开了元大都。或者说,都没用明军拿脑袋撞,元顺帝在七月底就带着妃子跑回草原。

搁置山西和关中,是最大的冒险。所以,朱元璋的第二步,纯属铤而走险地逆地利操作。

最后说“逆上山西、西出关陇”。

为什么用“逆上山西”?

因为山西是高地,从河北出击山西是从下往上打。所以,自古都是山西开门出去打别人,而很少有人上门过来揍山西。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山西,一路出击河北、一路出击洛阳,想打谁就打谁。大唐来自山西,李渊带着部队一个冲锋,就能打到关中,攻取隋都大兴城。

但是,朱元璋呢?

主力从河北逆上山西,辅助从河南逆上山西,不仅围了太原,而且还干废王保保的援军。之后,主辅两路集体会师太原城下。接下来,攻克太原还不算完,继续往北攻占大同。大同是草原进军山西和中原的战略跳板。而明军竟然连个跳板都不留,全部拿下。

占领山西之后,元军就算气数已尽,只能龟缩在陕西、甘肃一带躺死。

所以,从地利上谈朱元璋北伐,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以前认为的必要条件,在朱元璋面前竟不值一提。明朝统一战争,让所有人见证了什么叫历史奇迹。

但是,总该有些原因吧?

既然朱元璋成功了,那就说明他做对了一些事。失败之所以无法总结,是因为失败肯定没有凑齐全部必要条件。而且,你根本无从得知哪个是没有凑齐的那个必要条件。成功之所以能够总结,是因为成功凑齐了全部必要条件。甚至,你可以从中找到哪个是、哪个不是。

朱元璋一直逆地利操作,却一直重视地利、利用地利。或许这就是他北伐成功的原因所在。老朱主要利用了四个地利因素。

首先是南北之间的关键通道,朱元璋利用了两个。

南北征战,总共有三条通道:一条是关中-汉中-四川通道、一条是南阳-襄阳-荆州通道、一条是淮河-平原-长江通道。为什么只有这三条?看中国行政图看不出来,看中国地形图则一目了然。秦岭淮河一线,不是山就是河,只剩这么三条通道。其他地方,你一个人走没问题;但是,行军打仗就只能走这三条通道。

朱元璋利用了其中两个,牢牢控制了淮河-平原-长江通道,朱元璋锁定山东;牢牢控制了南阳-襄阳-荆州通道,朱元璋兵威河南。这两个地利微操作,是必须重视的。

为什么孙权死磕合肥而不攻山东?因为孙权始终没有打到淮河边上。为什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无力回天?因为南襄隘道没有打通,隘道北端的南阳和南端的襄阳都在曹操手里。关羽即便打下襄樊,曹操也没事,因为守住南阳就行。

那么,关中-汉中-四川通道呢?四川是大军阀明升的地盘。这条通道,老朱没法用。

其次是中原、草原和东北的关键枢纽,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

朱元璋拿下北京之后,北京便再未易手。但要知道北京所在的幽云十六州已经400多年不在中原王朝手中。所以,五代十国以后,中原王朝始终无法升级为秦汉隋唐一样的大帝国。

草原大汗捏着幽云十六州,这就是地利。凭借这个地利,契丹想什么时候打北宋就什么时候打北宋;女真大金十年灭辽,而两年就能灭宋。幽云十六州这个地利,主导中原王朝兴衰400余年。未拿下、永远是王朝,因为无缘草原世界;拿下来、立即大明帝国,因为介入草原世界。

北京以北是蒙古高原、北京东北是辽西走廊、北京以南是华北平原、北京以西遥望山西高地。草原系、东胡系这两大胡人地盘,正好与中原文明交汇在北京。所以,北京不仅是地理枢纽,而且是文明枢纽。

朱元璋拿下北京之后,立即派兵封锁燕山山脉。北京只是一座城,北京以北的燕山山脉才是关键。只要封住了,大元在蒙古和东北的力量就只能望中原兴叹。

所以,北京这个地利,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一个淮北布衣,竟有此见识,而且还是在北伐之前就盯住了北京和燕山山脉。冲这一点,我们也得佩服朱元璋。

第三是长安-潼关-洛阳的的通道,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

黄河几字弯的右下角向东流的一段,非常重要。中间是黄河,两边是高山,天然构成了一条军事地理通道。

隋唐大运河,中心点是洛阳。但隋朝和唐朝的首都是长安,隋朝叫大兴城。为什么两大帝国没有把洛阳和长安也连起来?如果连起来,江南的粮食不就可以直输首都了吗?因为山川地理阻隔,他们做不到。大唐帝国不是没有尝试,在玄宗朝还真得畅通一时,年最大输送量能到400万石,但不久就荒废了。

这说明从长安到洛阳并不好走。而这一点也被朱元璋发现了。其中的关键点是陕县和潼关。于是,攻占洛阳之后,河南的大明主力并未停歇,而是继续向西打,拿下了陕县和潼关才算完。而一旦控制了这两个地方,朱元璋就算把大元的陕西力量封锁住了。这跟封锁燕山是一个道理。大元在草原还有兵,但锁住燕山,你的兵过不来。同理,大元在关中也有兵,但锁住潼关,你的兵也过不来。

东面的长江-平原-淮河通道、中间的南阳-襄阳-长江通道,以及东西向的长安-潼关-洛阳通道,还有北京这个战略枢纽,朱元璋全都发现,且全都利用上了。不管是用其进攻大元,还是用其分割大元,朱元璋玩得淋漓极致。所以,一直反地利操作的朱元璋,恰是一个地利高手。但这些地利因素,刘裕也有,为什么刘裕没有成功?

第四还有一个人工地利,即大运河,也被朱元璋利用上了。

公元1368年,六月初,河南、山东等地的明朝大军整装集结。当年的闰七月十一日,河南和山东的明军向山东临清运动,这里是大运河山东段的关键枢纽。当年的闰七月十五日,明军水陆并进。而之后就开始不讲理操作了:二十日下长芦(今河北沧州)、青州(今河北青县),二十三日至直沽(今天津),二十五日至河西务(今天津市武清),二十八日攻克通州(今北京通州)。

明军从临清出兵到兵临大都,总共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是什么效率?

一战时,德国一个军每天最快能走29英里,约47公里。大兵团没办法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已经是近现代战争的行军速度了。为了保证这个速度,路上当然不能打仗。所以,即便不打仗,明朝军队一天也走不了47公里。

今天的山东临清到北京,捷径走高速将近500公里。但明军走得是德州、沧州、天津的弧线,也就是绕远了。关键是一路上还要攻城拔寨,走一步就要打一杖。步兵可以跑步、骑兵可以骑马,500公里,咱们十天走不到,半个月还走不到吗?但是,粮食和辎重怎么算?总不能一路打、一路抢吧?

所以,这个效率纯属不讲理。

而不讲理的原因就是大运河,“浚闸以通舟师,自临清至通州”。朱元璋打穿河北、直取大都之战,恰恰利用上了大运河这个人工地利。如果没有大运河呢?看北宋被契丹打得那副惨德性,就知道了。行军、军队被骚扰,运粮、粮道被袭击,驻守、营寨被冲撞。还没见到契丹主力,宋军已经军心涣散。

大运河是大元帝国的财政主动脉。而大厦将倾之时,却成了人家直捣自己心脏的高速公路。

朱元璋虽然一直逆地利操作,但必须承认他是个地利高手。那么,朱元璋就算到了一切吗?所有的必要地利因素,朱元璋都发现了,也都利用了,甚至打完仗还能用这些必要的地利因素反制大元。

果然如此吗?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一句话。《后出师表》的核心意思就一个,即:欲取天下、必须冒险,世上根本没有算好一切然后长策取胜的道理。刘邦是如此、曹操是如此、孙策也是如此,而民穷兵疲的蜀汉就更应该如此。

所以,朱元璋当然冒险了。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地利冒险就是山西。

朱元璋拿下大元首都之后,大元在中原地区的军事力量土崩瓦解。但山西仍旧是个难啃的骨头。

大明打穿河北、直取大都,用了三个月。但大明打山西,而且是两路出击,硬是打了半年。这就是势能优势。山西是高地,从河北攻山西只能逆风往上冲。士兵冲上去了,粮食和辎重也要冲上去。同时,山西表里山河,单就大同和太原之间的雁门关,便足抵十万大军。所以,你就是冲进太行山,还得在表里山河的山西高地里面继续冲。

因此,山西之战不好打。

如果大明没有攻克山西、大元正好守住山西呢?大概率的结果是北伐失败。朱元璋占了山东、占了河南,还占了河北和元大都,同时还有淮河以南的广袤国土。这个力量,还不足以支持北伐成功吗?一个山西高地能有多大威力?

刘裕也拿下了山东,还拿下了洛阳,甚至还占领了关中。但是,然后呢?没等山西的北魏发力,赫连勃勃就赶跑了刘裕的关中留守部队。随后,黄河一线彻底崩溃,什么河南、山东,全成了北方骑兵的开胃菜。

北宋徽宗时期,西夏仅剩半条命,陕西战事基本结束。除了幽云十六州,北宋王朝拥有数不尽的大粮仓。甚至,还一度收复了北京,改名燕山府。但是,金人只玩了两个冲锋,北宋立即变南宋。靖康之耻,把中原王朝的内心世界都给打崩溃了。

这就是地利权重。地利权重很重要,而且一直重要。

所以,只要大元死活不放弃山西,进而牢牢把住燕山山脉,那么朱元璋就会重蹈刘裕覆辙。

北方之所以难打,主要是因为山河纵横,导致南方北伐难以一气呵成。打下了山东,还有河北;打下了河北,还有河南;这之后,还有山西、陕西。这些地块都被大山大河阻隔了。所以,南方必须不断冲锋,一仗胜不行、两仗胜还不行,必须仗仗胜。中间任何一仗不胜,就会功亏一篑。因为后勤物资要么无法持续输送,要么被彻底耗光。甚至,将军的意志、士兵的战心,也会日渐枯萎。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北方就可以实施大反攻。

三国时期的北伐、东晋和南北朝的北伐,以及南宋的北伐,都遭遇了这个窘境。特别是岳飞北伐,将军还想打、士兵也能打,但皇帝扛不住了。北伐的流程太长,不确定因素在漫长的流程线上,随处都可能出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便只能功亏一篑。

所以,朱元璋北伐成功,只能成为孤例。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0)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壁挂炉怎么实现零冷水)
上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杭州师范大学地址(阿里巴巴去杭州师范大学
下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季节的)

    霜叶有两个解释,一种是被自然界中的霜打过的叶子,一种是霜降节气后的叶子。这首诗中所说的是后者。枫树因为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在秋天之后就停止产生叶绿素,但花青素等红色素依然产生,所以在秋天后会渐渐变红,特别是在气温突降的情况下,叶绿素被迅速破坏而...

    2023年11月07日
  • 中国在线游戏(游戏下载网站哪个好用)

    由于下载游戏存在版权和安全等问题,建议您使用官方或授权的游戏下载渠道。以下是一些比较可靠的游戏下载网站:...

    2023年11月09日
  • 街螃(去西塘有啥好的推荐和建议啊)

    住宿的话建议住民居有特色西塘九斤客栈明清的建筑,空调彩电数字电视电热水器独立卫浴,一次性洗刷用具齐全卫生整洁经济周一到周四只要100每间周末也不过100多每间。地段好就在景区内售票口进去交通方便老板热情好客纯朴善良!都可以到车站免费接送,免费...

    2023年11月17日
  • 南昌电视台(涂磊背景资料)

    涂磊,1977年6月10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国内地男主持人,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担任长沙人民广播电台星沙之声频道主持人。2006年,主持长沙晚间法律节目《方圆调查》。2011年,主持新闻时评类节目《九点半》。2012年,主持新...

    2023年11月17日
  • 绣花鞋垫(十字绣鞋垫竖格怎么竖背绣)

    竖背绣是十字绣中一种常用的绣法之一,用于绣制竖直线条或方格。以下是竖背绣的基本步骤:材料:-十字绣鞋垫竖格图案-十字绣绣针-十字绣绣线(与图案所需线色相对应)-绣布(通常使用Aida布)步骤:1.在绣布上找到竖背绣的起始点,将绣线从背面的下方...

    2023年11月21日
  • 帮宝适纸尿裤怎么样(帮宝适纸尿裤价格是多少)

    帮宝适,有分白帮绿帮红帮,白帮s码大概136片169元,绿帮s码大概164片125元,帮宝适系列不同价格不等,尺码不同价格也不等的,一箱价格大概70-200左右...

    2023年11月22日
  • 吉林朝鲜文报(吉林省在明朝的时候在蒙古人手里)

    这问题实在没法回答,明朝存在了快300年,时间跨度太长,吉林省面积又大,接近19万平方公里,很难准确说到底在谁手里。唯一能确定的是,肯定不在高句丽手里,因为明朝开国的时候,高句丽已经灭国700年了。与明朝同期的是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

    2023年11月23日
  • 找笔友(第一次给笔友写信)

    先介绍自己,讲讲自己的兴趣,但是不要太多,不要像流水账一样一次记全,可以先讲讲你身边的事,勾起他回信的兴趣~明白...

    2023年11月24日
  • 亳州天气(据说安徽这次雨雪天气降雪范围广量级大)

    这次暴雪影响很大。面积大,范围广,降雪持续时间长,从昨天上午到现在暴雪一直未停。气温道路积雪很深,车辆通行困难,电瓶车路上一辆也没有行驶的。暴雪预计要持续到周未。...

    2023年11月25日
  • 晨昕(晨昕名字的寓意)

    晨指早上,有希望、活力的意义;昕指明亮,也有希望光明之义。寓意孩子像太阳一般光彩耀眼夺目、温暖人心。...

    2023年11月30日
返回顶部